沉管法是在水底建筑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。其施工顺序是先在船台上或干坞中制作隧道管段(用钢板和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),管段两端用临时封墙密封后滑移下水(或在坞内放水),使其浮在水中,再拖运到隧道设计位置。定位后,向管段内加载,使其下沉至预先挖好的水底沟槽内。管段逐节沉放,并用水力压接法将相邻管段连接。末尾拆除封墙,使各节管段连通成为整体的隧道,在其顶部和外侧用块石覆盖以确保安全。
沉管法施工具有较多优点,主要包括:
-
容易保证隧道施工质量:管段为预制,混凝土施工质量高,易于做好防水措施;管段较长,接缝很少,漏水机会大为减少,且采用水力压接法可实现接缝不漏水。
-
工程造价较低:水下挖土单价比河底下挖土低;管段的整体制作、浮运费用比制造和运送大量的管片低得多;因接缝少使隧道每米单价降低;隧道顶部覆盖层厚度可以很小,从而可缩短隧道长度,降低工程总价。
-
在隧道现场的施工期短:预制管段(包括修筑临时干坞)等大量工作均不在现场进行。
-
操作条件好、施工安全:除极少量水下作业外,基本上无地下作业,更不用气压作业。
-
适用水深范围较大:大多作业在水上操作,水下作业极少,如以潜水作业实用深度范围计算,可达70米。
-
断面形状、大小可自由选择,断面空间可充分利用:大型的矩形断面的管段可容纳4-8车道,而盾构法施工的圆形断面利用率不高,通常只能设双车道。
但沉管法也存在一些缺点,比如管段制作时,对混凝土施工工艺须采取严格措施,以满足其均质性和水密性特别高的要求,并保证必需的干舷(管段顶部浮出水面的高度)和抗浮安全系数;当车道较多时,需增加沉管隧道高度,会导致压载混凝土量、浚挖土方量与沉管隧道引道结构工程量增加。
沉管法的适用条件主要是水道河床稳定和水流并不过急。前者便于顺利开挖沟槽,并能减少土方量;后者便于管段浮运、定位和沉放。
|